本周熱點
從2025政府工作報告看文旅關鍵詞。近日,全國兩會在京開幕,國務院總理作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關于文旅行業,報告提出如下關鍵詞:提振消費,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釋放文化、旅游等消費潛力。新質生產力,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深入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推動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安全健康發展。數字經濟,激發數字經濟創新活力。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促進平臺經濟規范健康發展。
“花漾女神·趣享時光” 湖北文旅集團3·8特惠來襲。春風拂面,萬物復蘇,三月的浪漫如約而至。在這個屬于女神們的節日里,湖北文旅集團精心準備一系列特惠活動,給每一位女神帶來滿滿的驚喜與歡樂。仙桃沔陽小鎮舉辦“花漾女神節·惠游沔陽”等主題活動,3月6日至9日女性免門票。黃梅東山問梅村推出2025首屆漢服文化節,3月8日至9日女性半票入園,著漢服免票。襄陽古隆中開展“我和隆中有個春天的約會”主題活動,3 月8日至4月30日征集老照片,背誦《隆中對》可免門票。此外,三峽茶旅小鎮、鄂州梁子島、隨州大洪山等景區也推出了相應的優惠政策。
國家統計局:2024年全國文化和旅游發展態勢良好。近日,國家統計局發布 2024 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其中文化和旅游行業多項數據亮眼。2024年全年國內出游達56.2 億人次,比上年增長14.8%,國內游客出游總花費57543億元,增長17.1%。入境游客13190 萬人次,增長60.8%,入境游客總花費 942 億美元,增長 77.8%。文化領域,年末全國共有公共圖書館3248個,文化館3516個。全國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營業收入 141510 億元,比上年增長6.0%。在國家政策支持與市場活力激發下,我國文化和旅游行業正穩步發展,成為經濟增長重要引擎,為建設文化強國貢獻力量。
最新資訊
● 中國團隊發布全球首款通用型AI Agent產品Manus,來自武漢。近日,華中科技大學校友肖弘創立Monica.im團隊推出全球首款自主AI Agent(智能代理)產品“Manus”。據介紹,Manus在GAIA基準測試中取得了SOTA(State-of-the-Art)的成績,顯示其性能超越Open AI的同層次大模型。據悉,這是全球首款真正意義上的通用AI Agent。官方宣稱,Manus不僅僅是一個只會聊天的對話式AI工具,而是一個真正的自主智能體(Agent)。相較于目前的大模型產品,作為通用型Agent,Manus定位于一位性能強大的通用型助手,對于用戶不僅僅是提供想法,而是能將想法付諸實踐,真正解決問題。
● 湖北省旅游宣傳片亮相德國首都電視臺。為助力中國參展省區市在2025年ITB柏林國際旅游展上的推廣,中國駐法蘭克福旅游辦事處積極拓展德國主流媒體渠道,推動中國旅游資源在德國的傳播。包括湖北在內的12個參展省區市的旅游宣傳片將陸續在該欄目中亮相,帶領德國觀眾沉浸式體驗中國豐富的旅游資源。
● 數字賦能文旅:沉浸式體驗引領變革。沉浸式體驗成為2025春節假期旅游的亮點,是技術進步與消費者需求升級的共同結果。各地景區和博物館巧妙運用數字技術,創新旅游體驗。例如,陜西西安長安十二時辰主題街區嵌入 AI 虛擬數字人“唐小寶”,利用 AR、MR 等技術,讓游客沉浸式感受盛唐氣象;南京夫子廟秦淮風光帶運用光影技術打造沉浸式夜游場景;開封清明上河園景區通過全息投影重現宋朝繁華景象,吸引大量游客。各地博物館也推出主題展覽和特色活動,結合數字技術,讓文物“活”起來,增強觀眾與文物的情感連接和心理共鳴。
● 《旅游景區質量等級劃分》國家標準正式實施。近日,文旅部發布新修訂的《旅游景區質量等級劃分》國家標準,于2025年3月1日起正式實施。新標準對旅游景區的質量等級劃分進行了細化,強調景區的環境保護和設施完善的重要性,鼓勵景區利用現代科技手段,提升游客的智慧旅游體驗。文化和旅游部表示,新標準旨在提升景區服務質量與管理水平,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
● AAAI年會發布《人工智能研究的未來》。近日,人工智能促進協會(AAAI)主席、IBM 人工智能研究員 Francesca Rossi 聯合數十位學界、業界專家,在 AAAI 年會上發布了《人工智能研究的未來》(Future of AI Research)報告,涉及推理、智能體(agent)、評估、安全、具身智能、認知科學、硬件、科學發現等方面。報告指出通用人工智能(AGI)不太可能通過當前主導技術實現,60%以上專家認為需要將符號人工智能融入神經網絡才能達到人類推理能力。75%以上受訪者認為與追求AGI相比,開發“可接受風險收益特征”的AI系統更應優先。
● 科技視點,多地創新模式助力產業發展。科技成果轉化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近年來,各地積極探索,通過搭建平臺、設立“轉化門診”、培育“科技紅娘”等方式,促進科技成果與產業需求高效對接。湖北打造“科創淘寶”,推動供需高效對接。通過“撥轉股”等創新財政資金方式,如武漢產業創新發展研究院已支持近40個早期項目團隊;北京搭建應用場景統一發布平臺;上海打造全球技術供需對接平臺,匯聚眾多企業需求與科技成果。“轉化門診”模式也在多地推行,以華東師范大學為例,已舉辦多期活動,吸引眾多項目團隊參與。這些創新模式和舉措,有力促進了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市場,為產業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 2024圖靈獎頒發給強化學習奠基人,推動AI行業發展。近日,計算機學會ACM宣布:Andrew G. Barto和Richard S. Sutton為2024年ACM圖靈獎獲得者,以表彰他們為強化學習奠定了概念和算法基礎。這一獎項被譽為“計算機領域的諾貝爾獎”,獎金100萬美元,由谷歌提供支持。
——以上資料來源于網絡搜集